單位: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南路甲18號八角幼兒園
姓名:劉春艷
一、材料介紹
(一)材料的構成
“小熊找家”是一款關于模式建立的玩具材料,它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它由小房子造型的積木2塊、小熊積木2塊、白色黃色小木條各30根、印有紅色紫色藍色的骰子共4個、方格布1條、彩色木蓋子共96個(其中紫色26個;紅色和藍色各25個,黃色20個)。見圖1:

(二)材料玩法
游戲者首先需要將所有的黃色木蓋子(機會)隨意放在方格布上面擺好,然后將紅色藍色和紫色的木蓋子分散放在格子布上。之后,一名幼兒擲骰子(可以任意選取2-4個篩子進行),根據骰子的顏色進行模式游戲。如:骰子顯示紅藍紫,那么幼兒就需要根據顏色紅藍紫這種(ABA模式)進行建橋游戲。游戲中遇到困難可以使用黃色機會棋,將所需顏色的木塊套在黃色機會棋上。
(三)材料價值分析
幼兒識別模式的過程是由:識別--復制--填充--擴展--轉換--創造這樣的過程。小熊找家這個玩具材料就可以很好的觀察到幼兒對模式的認知軌跡。并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可以有許多種新的游戲玩法,幼兒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游戲水平重新建立新的游戲規則。這種有規則的游戲過程,既能培養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又能夠規則意識和競爭意識。對于即將升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講是非常適宜的。
二、幼兒的游戲活動與表現
游戲者:顏顏和涵涵(女;5歲半;大班第二學期)
指導者:壯壯(男;5歲半;大班第二學期)
旁觀者:凡凡(女;5歲半;大班第二學期)
(一)視頻1中幼兒的游戲表現:
顏顏和涵涵第一次玩“小熊找家”的玩具,倆人探究了半天,也沒有更好的發現游戲的玩法,于是,壯壯作為指導者出現在他們的游戲世界里。
在壯壯的指導下倆人很快了解了游戲玩法。顏顏和涵涵根據骰子的顏色:紅藍紫,也就是ABA的模式進行游戲。她倆先將所有的黃色(機會棋)分散在格子布上面,然后將紅色藍色和紫色的木蓋子分散放在格子布上,格子布上布滿了棋子。游戲開始進行得很順利,涵涵是白方,顏顏是黃方。每次顏顏走棋子的時候,壯壯(指導者)都會很認真的觀察,因為顏顏在游戲過程中對模式還容易混淆,壯壯偶爾會進行指導,就這樣顏顏和涵涵輪流的進行著“小熊找家”的游戲,倆人非常專注,每當顏顏認真的思考著自己的棋子時,從涵涵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涵涵也是很認真的在思考自己的棋子。
當兩位小朋友的游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也就是兩只小熊離家越來越近的時候,這時發生了一件事:又該涵涵走自己的白色木條了,可是涵涵不小心將自己白色的小木條碰掉了。這引起了顏顏的關注,她張大嘴巴感到很吃驚,一旁觀看的凡凡,也吃驚的長大了嘴巴對著顏顏說:我怎么那么覺得你要贏了呢!見圖2

圖1 從左到右依次是:涵涵 壯壯 凡凡 顏顏
涵涵并沒有著急,她小心翼翼的將原先的木條重新擺放好,然后正準備要走的白色木條時,顏顏和壯壯認為涵涵已經走完了自己的小木條,所以,顏顏已經開始搭建自己的黃色木條了,嘴里嘟噥著:紅藍紫,然后認真的的拼擺。涵涵著急地說:我還沒走呢。壯壯也在幫著顏顏思考她的棋子,所以沒有認真聽涵涵的話,繼續指導著顏顏繼續擺弄自己的黃色木條。顏顏按照模式紅藍紫走,她該走黃色棋子了,可是棋子面前并沒有紅色的棋子了,這時,壯壯提示她可以使用黃色的機會棋,壯壯幫顏顏從別處找來了紅色棋子套在黃色機會棋上,顏顏順利的完成了小橋的搭建。于是,這一次顏顏比涵涵多走了一步棋,顏顏要贏得比賽啦。見圖3

圖3
(二)視頻2中幼兒的游戲表現:
在老師的提示下,顏顏的這一步棋不作數,拿掉剛才放的黃色木條(四位小朋友都認同)。這次,需要涵涵先將自己的一步棋走完,顏顏才能繼續下自己的紅色棋。于是涵涵走完了上一次由于自己碰掉后并沒有走完的白色木條之后顏顏開始接著走自己黃色木條。見圖4

圖4
這時,一旁觀看的凡凡對著顏顏說:我怎么覺得,這次你要輸了呢?顏顏微笑著,沒有說話,而是專注的看著涵涵下棋。這一次涵涵小心翼翼的放著自己的白色木條,眼看著涵涵就要贏啦。見圖5

圖5
又輪到顏顏下棋啦,她睜大眼睛仔細的研究著自己的棋子,小聲嘟噥著:紅藍紫,說著將手中壯壯遞給她的黃色的木條輕輕地放在彩色木塊上。見圖6

圖6
請注意,左下角涵涵的棋盤前的棋子有什么變化呢?跟第二張照片對比一下對!是的!壯壯趁著大家不注意私自挪動了棋子哦。再看看旁觀者凡凡和顏顏高興地眼神,凡凡一個勁高興地拉住顏顏的手表示祝賀,顏顏呢,她則是自信的偷偷瞄著輸了的涵涵,您再看看壯壯的眼神兒,他看著自己為顏顏布好的棋子,不知道他現在心里想些什么呢。見圖7

圖7
三、幼兒游戲表現分析
首先,此次活動體現了大班幼兒合作化的共同學習,從游戲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通過壯壯的指導涵涵和顏顏兩位小朋友對材料的熟悉度都差不多,涵涵大多時候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去下棋,而顏顏更多的是需要壯壯的幫助下,做我旁觀者的凡凡也從比兩位小朋友賽中漸漸地也熟悉了材料的基本玩法。
其次,兩位選手都更多的關注自己的游戲行為,在對手下棋的時候關注度還不夠。那對于這類型的游戲,考驗的就是幼兒每走一步棋都要考慮全盤棋的整體思考。我們從圖7中不難看出,涵涵的棋子從最開始就饒了幾步遠,涵涵的第二條白色的木條,完全可以直線放到面對顏顏的紫色木塊上,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由于她對材料和規則還不太熟悉,所以此盤棋最開始她只考慮了眼前的棋子。
第三,作為指導者壯壯的行為也值得思考,游戲中幼兒是否能夠遵守游戲規則游戲,不可以隨意更改游戲規則。
四、教師的思考
通過以上四位幼兒的游戲表現不難看出,幼兒對“小熊找家”這個玩具材料很有興趣,游戲過程中雖然會有許多小插曲,但是,幼兒的游戲過程非常專注,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際操作的方式,通過與同伴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升了。
幼兒園到小學是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的關鍵階段,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提到,幼兒園應充分尊重幼兒的身心規律和特點,幫助幼兒做好身心各方面的準備,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