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再一次嚴峻起來,吉林、上海、山東等地個別校園均出現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為快速阻斷疫情傳播、保障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各地教育系統積極行動,通過采取應急隔離、線上教學、組織戰疫志愿者等措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井然、教育系統安全穩定。
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優化升級
各地在有序安排在校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安排教師妥善做好在線教育教學,加強對無法到校學生的關心關愛,進一步優化和升級“空中課堂”資源。
“請同學們看看PPT上的圖片,你們發現青春期里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什么呢?”在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大朗中學七(4)班教室,生物教師蘇佩儀正在上課,同學們在“云端”聽課。
日前,大朗鎮突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當地及時調整教學方式,開展線上教學。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甘肅對蘭州所有高校實行封閉管理,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教學。同時,蘭州新區等發生疫情的地區,部分中小學暫時停課。
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介紹,對于集中或居家隔離以及健康觀察的學生,學校加大關心關愛力度,按照分類施策的原則,開展在線教育。目前,“空中課堂1.0”已建設完成11300余節視頻課,“空中課堂2.0”已建設完成近200節視頻課。學生可通過電視及“上海微校”大規模智慧學習平臺觀看、點播教學視頻開展學習,還可通過各校選用的應用平臺開展師生互動。
集結志愿者,奔赴抗疫第一線
把擔當扛在肩上,在履職中守護師生安全。來自教育系統的抗疫志愿者們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以敬業精神與責任擔當,助力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深圳市龍華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開展流調工作時,在福城街道某小區發現幾名聾啞密接人員。為盡快摸排密接人員行蹤,龍華區衛健局緊急聯系龍華區教育局,希望尋求一名手語老師協助流調工作。得知消息后,龍華區潤澤學校積極響應,不到半個小時,學校手語教師劉倩就抵達現場。
在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攻堅期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向全校青年志愿者發出號召,不到半天,就收到了117名青年師生的請戰報名。學校快速組建起青年戰疫突擊隊,隊員平均年齡不到22歲。首批17名隊員趕赴南山街道社區一線,參與抗疫行動。
“我是黨員我先上。”3月8日,青島萊西市委教育工委向本市教育系統廣大黨員發出動員令,號召教育系統共產黨員要在萊西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萬眾一心,家校聯合共克時艱
本次疫情反彈,不僅對于學生、學校、教師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考驗,對家長來說更是一次挑戰。
前不久,青島市確診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病例在青島大學附屬中學燕兒島校區就讀。疫情發生后,學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快速摸排出次密接師生108人,迅速安排轉運隔離。
隔離后,學校第一時間成立的“隔離學生家長群”發揮了家校聯手育人作用。學校將上課相關安排信息發至隔離家長群;對家長在群里提出的問題,逐一解答和落實,讓家長了解相關進度信息,緩解了家長的焦慮情緒。
為了緩解學生隔離期間的壓力與焦慮情緒,上海家長學校搜集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6個問題,邀請徐匯區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倪花、鮑麗等多位專家精準解答,和家長一起守護孩子心理健康。
隔離期間,為全面遏制疫情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萊西市教育和體育局向全體學生、家長及教職工發出家校社協同、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呼吁,提出學生要保持作息規律,保證睡眠時間,合理均衡飲食,每天進行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盡可能少接觸電子產品,保證用眼健康,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統稿:本報記者 梁昱娟 采寫:本報記者 尹曉軍 孫軍 任朝霞 劉盾 通訊員 孟越 馬妍 陳銳軍 陳宋釜 杜森 張紫欣)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15日第3版 版名:新聞·要聞